轻工化工学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学院概况师资队伍学科建设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实验室党建工作学生工作招生就业校友之窗员工之家
  资讯中心
  热点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学术活动 > 正文

轻化名师讲坛(一百二十七)预告:深蓝和近红外磷光材料合成及应用

点击:次  更新日期:2019年07月01日  

 

讲座主题:深蓝和近红外磷光材料合成及应用

讲座嘉宾:季昀 教授(香港城市大学

讲座主持:霍延平 教授

讲座时间:20197月4日(周四) 14:30-15:30

讲座地点:工四202

主讲人简介:

季昀,现任香港城市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讲座教授(2018)、国立清华大学特聘讲座教授(2013)。季教授于1978年获得国立清华大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得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博士学位。1986-1987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曾任国立清华大学副教授、教授,理学院副院长。曾获颁台湾教育部学术奖(2006),国家讲座教授(2011),亚太材料科学院士(2013),中国化学会学术奖章(2014),终生国家讲座教授(2016)。研究工作曾涵盖:过渡金属簇配合物、金属化学气相沉积、染敏太阳电池的相关材料合成与评估。目前致力于磷光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开发。参与发表340多篇论文,总引用次数超过19037次,H指数为69,并在中国,加拿大,台湾和美国等地区拥有50多项专利。

 

报告摘要: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屏幕已逐渐成为高阶智能型手机的标配设备。虽然红、绿、蓝三色材料技术已达到商业应用标准,但是高效稳定的深蓝色磷光与近红外材料还有待进一步开发,这也是现今产业界的技术瓶颈。深蓝光的发射峰值大约落在460 - 485 nm之间。高效的深蓝色磷光材料可以有效减小屏幕工作的能量耗损、提升器件寿命,以满足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对此,我们开发了蓝色八面体铱配合物。该类双三齿配体架构,相较于传统的三双齿配体设计,有较佳的刚性与较强的配体与金属键结,因此可以达成更佳的发光量子效率与化学稳定性。另一方面,近红外的发射峰值落在700 - 1000 nm之间。此波段能量较低,对细胞组织较无伤害,并且穿透率佳,可应用在生物感测、显像、医药治疗。若将近红外光源装置在OLED屏幕上,则可提供隐形光源以侦测指纹和虹膜,提供有效且精确的个人身份辨识功能。因此,我们开发了平面状铂配合物,由于在镀制薄膜时可以形成紧密的固态分子堆积,激态能量得以分散至多个邻接分子,减少与基态高阶震动能级重叠而产生的猝灭效应,因此可以有效增强发光量子效率。在此报告中将揭露相关分子设计与器件表征信息,并做简单对比。

【关闭】

邮箱登录 联系我们

Copyright©   广东工业大学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西安博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050088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