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余林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5-02   浏览:

余林教授个人简介

余林(YU LIN)教授

导师类别:博士生/硕士生导师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1994年在法国国家研究中心里昂催化研究所(CNRS-IRC)进行合作工作,从事低碳烷烃催化转化的研究;1995年底于四川大学破格晋升为教授。现为广东工业大学副校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全国工程教育专门委员会副理事长,广东省第五、第六届学术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广东省高教学会副理事长;JACS、J Catal.、Chem. Eng. J、J Mater. Chem. A、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J Power Sources等国际学术期刊的长期审稿人。近几年主要从事催化新材料和催化新反应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主持20余项省部级及以上项目。迄今为止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SCI学术论文250余篇,2024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授权发明专利50余件,转让12件;培养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110余名;2019年获得广东省丁颖科技奖2018年获得广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072008年分别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汕头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2023年获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名师。


教育背景:

1991/09-1994/07,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物理化学,博士学位;

1988/09-1991/07,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物理化学,硕士学位;

1984/09-1988/07,四川大学,物理化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20/08-至今,广东工业大学,副校长;

2014/12-2020/08,广东工业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

2002/12-2014/12,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副院长、院长;

1999/10-2002/12,汕头大学,化学系,系主任;

1995/09-1999/09,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教授。


近几年主持的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船舶尾气排放治理用高效低温抗硫SCR催化剂的研究,2023/01-2026/12;

(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有序阵列电极的双重界面调控及大电流电解水制氢,2023/01-2026/10;

(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面向氢能源车用电解水制氢的纳米-介观-宏观多级结构电催化体系和装置的基础研究,2020/01-2022/12;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纳米二氧化锰三维结构的可控合成与氧还原催化性能的研究,2016.01-2019.12;

(5)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重大应用专项),柴油车国五标准尾气排放控制催化剂的研发及产业化,2016.01-2018.12。


主要获奖情况:

12024年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2023年获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名师;

32022年获第十届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排名第二);

42019年获广东省丁颖科技奖;

52018年获第八届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排名第四);

62018年获广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72015年获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82008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

92007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


代表性学术论文5篇(通讯作者):

[1] Zhao, Yingxia; Wu, ying; Wen, Qunlei; Huang, Danji; Yang, Ruoou; Wang, Haozhi; Xu, Yingying; Sun, Ming; Liu, Youwen*; Fang, Jiakun; Zhai, Tianyou*; Yu, Lin*. Operando-reconstructed polyatomic ion layers boost the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industrial current-density water splitting. Science Bulletin, 2024,69(21), 3384-3394.

[2] Zhao, Yingxia; Wen, Qunlei; Huang, Danji; Jiao, Chi; Liu, Youwen*; Liu, Yan*; Fang, Jiakun*; Sun, Ming; Yu, Lin*. Operando reconstruction toward dual‐cation‐defects Co‐containing NiFe oxyhydroxide for ultralow energy consumption industrial water splitting electrolyzer.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23, 13(10): 2203595.

[3] Wang, Yang; Dai, Yongqiang*; Li, Longbin; Yu, Lin*; Zeng, Wei*. Proton-coupled electron transfer aided thermoelectric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3, 62(35): e202307947.

[4] Peng, Shaomin; Yang, Zhuoying; Sun, Ming; Yu, Lin*; Li, Yanguang*. Stabilizing metal halide perovskites for solar fuel production: Challenges, solutions, and future prospects. Advanced Materials, 2023, 35(45): 2304711.

[5] Liu, Wuyuan; Wang, Zhaoying; Sun, Ming; Gao, Jiajian; Wang, Lifeng; Gao, Zihan; Xu, Yingying; Zhao, Xiangyun; Zhang, Cheng; Yu, Lin*. Porous washcoat structure in CeO2 modified Cu‐SSZ‐13 monolith catalyst for NH3‐SCR with improved catalytic performance. AIChE Journal, 2022, 68(11): e17834.


所属团队:清洁化学技术科研团队(团队负责人)。

欢迎同学们加入团队!

招生计划:

博士研究生,学术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

联系方式:gych@gdut.edu.cn



上一篇:赵丰华

下一篇:于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