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科教育 > 教学通知 > 正文

轻工化工学院关于2026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的通知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5-10-10   浏览:

根据教务处《关于2026年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报的通知》https://oas.gdut.edu.cn/seeyon/newsData.do?method=newsView&newsId=4466570614696527907&from=&spaceId=,我院现决定启动2026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本次立项的校级项目为2026年省级、国家级“大创”的储备项目。

一、项目类型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分为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

1.创新训练项目: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的设计、研究条件准备、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以及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2.创业训练项目: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位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角色,完成商业计划书编制、可行性研究、企业模拟运行以及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3.创业实践项目: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等成果,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服务,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二、重点支持领域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按类别分为重点支持项目何其他项目两类。

(一)重点支持项目。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鼓励引导大学生围绕基础学科以及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关键领域开展创新实践,设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重点支持项目(以下简称重点支持项目)。

重点支持项目本着“有限领域、有限规模、有限目标”的原则,支持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基础理论研究项目和有针对性的应用研究项目持续深化研究和实践,鼓励开展新兴边缘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研究团队要有效利用高校和社会现有的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大学科技园、技术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研究平台所拥有的一流学科和科研资源,积极开展前沿性科学研究、颠覆性原创性技术创新、实质性创业实践。

重点支持项目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择优推荐,推荐数额不超过上一年度“国创计划”立项项目总数的2%。项目支持经费原则上不低于同类型其他“国创计划”项目支持经费的2倍。

(二)其他项目。重点支持领域外的项目类型、类别、立项以及各类项目经费等相关要求参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教高函〔2019〕13号)执行,鼓励“国创计划”项目团队积极参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和产学合作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申报。

三、项目推荐及申报

本次立项的校级大创项目,在中期检查后将择优推荐为省级或国家级项目。本次立项工作主要通过系统线上进行(网址:http://dcxt.gdut.edu.cn)。项目申报具体要求如下:

1.每位指导老师最多申报三项项目面向全日制本科生,负责人需由二、三年级学生担任,项目团队人数3-5人,建议以二、三年级学生为主,项目组成员必须有明确分工。由负责人在系统填报信息,每位负责人只能申报项目一项;有未结题项目的负责人不得再次以负责人身份申报大创项目。

2.项目内容及其参与学生不得随意变更。若确需变更,需在项目完成中期检查前提交变更申请报告。变更申请报告经指导教师和学生项目负责人所在院系主管教学领导签署意见后,报教务处批准备案。中期检查后不再受理成员变更事宜。

3.创新训练项目的指导教师原则上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

4.项目建设周期原则上为1年左右,须在负责人毕业前完成结题验收。

四、组织形式及时间安排

(一)项目组系统填报及教师审核

1.2025年11月13日(周四)前:项目组负责人(第一主持人)需登录学校指定的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管理系统,在系统填写项目申报相关材料(参考附件)。在填写过程中,务必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2.2025年11月18日(周二)前:指导教师应督促项目组团队按时完成填报任务,并对申报内容进行严格审核,从专业角度对项目提出专业意见和建议,确保项目方向的正确性和研究的深入性。

3.创新训练项目申报后,请项目负责人和其他成员,加入qq群633494881,同时在系统导出申报书,由项目成员和指导老师签好字后,交到廖老师处。

(二)材料报送及联系人。

1.创新训练项目—工四201-3(廖老师020-39322203)

创新项目QQ交流群:633494881

2.创业训练项目—工四201-2(李老师020-39322230)

3.创业实践项目—工四201-1(项老师020-39318653)

五、经费及校级项目中期检查及省级、国家级项目选拔:

校级项目需由指导教师自筹经费;学校计划在2026年4月左右对本次立项的校级项目进行中期检查,在通过中期检查的校级项目中择优遴选成果显著的项目推荐为省级或国家级项目,将重点资助被遴选围为国家级、省级的项目.其余工作届时将根据上级管理部门的文件另行通知。

六、结题标准:

1. 学生能力方面:项目组学生能严肃认真地完成项目,能完整清晰描述项目开展过程,明确项目研究方向的难点重点,项目开展的方法科学可行,并提供专业性较强、具有创新点的综合性结题报告,项目组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显著提高。

2. 项目成果方面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

(1) 基于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公开发表SCI学术论文1篇(学生成员为第一作者);

(2)项目组基于项目获竞赛特级、Ⅰ级、Ⅱ级竞赛第二等次及以上奖项;

(3)基于项目申请发明专利并获得受理(学生成员排名第一)。

省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1) 基于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公开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篇(学生成员为第一作者);

(2)项目组基于项目获特级、Ⅰ级、Ⅱ级竞赛第三等次及以上奖项;

(3)基于项目申请发明专利并获得受理(学生成员排名前二)。

七、系统操作问题请咨询:先极姚工(QQ:2880632011),同时各项目组也可参考系统操作指南(详见附件3)进行操作,确保顺利完成2026年校级大创项目的立项工作。

项目申报逾期提交将不予受理,请各项目负责人和指导老师按时提交并审核。

轻工化工学院

2025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