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团队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1-12-28   浏览:

1.专业定位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是教育部于2010年批准建立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首批本科专业,是为了加速我国能源发展、解决能源问题和满足国家重大能源战略需求而设立的本科专业,涵盖化学储能与能量转换生物质能氢能等,属于能源化工环境材料的交叉学科。

 

本专业坚持能源化工相融合以广东省的能源发展战略为导向,以符合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重视工程实践、强调创新能力为专业培养特色,重点建设电化学储能生物质能氢能的研究与应用。本专业构建了以能源化工专业核心课程为基础的专业方向模块化课程结构体系,为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获取新知识能力或从事其他专业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并通过设置模块化选修课体系,使学生能承担能源存储与转换、新能源、化工节能等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生产及其管理工作。

2.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国家(特别是广东省)能源发展双碳战略的重大需求,培养具有健康身心、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正确的价值观、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国际化视野,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能源化工及其他相关过程工业,特别是化学电源、氢能、生物质能等领域从事产品开发、工艺设计、装置设计、过程控制和项目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毕业5年左右能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如下:

培养目标1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以法律和道德修养、健康、安全与环保(HSE)意识和技术经济等方面的视角理解和解决能源化工及相关领域的工程问题;

培养目标2具备扎实的能源化学工程技术知识,能够系统地研究、分析、解决化学电源、氢能、生物质能等能源化工及相关领域的科学和工程问题;

培养目标3具有独立工作和团队协作能力,能与同事、客户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培养目标4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在终身学习、职业发展、竞争能力和管理能力上适应能源化工产业的发展需求。

3.培养规格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学制4年,授工学学士学位,学位学分最低要求160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学分不少于41学分。

为实现本专业培养目标,依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提出了本专业的12项毕业要求,涵盖了对学生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能源化工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并通过文献研究,识别、表达、分析能源化工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能源化学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单元、系统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能源化工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制定方案、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能源化工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预测与模拟能源化工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能源化学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能源化工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和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能源化工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化工学科发展的能力。

4.课程体系

(1)专业课程体系总体框架

专业课程体系按照国家专业标准及专业工程认证标准设置,包括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

 

(2)专业核心课程

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能源化工工艺学、化工热力学、能源化工设计、化工过程控制、化工分离工程、化学电源、电化学方法、原理与应用

(3)专业选修课程

Python语言在化工计算中的应用、能源互联网与智慧能源、新能源材料、生物质能技术、氢能源技术等。

(4)专业特色课程

电化学方法、原理与应用(中英文),能源化工工艺学(中英文),化学电源(中英文)。

(5)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军训、大学物理实验、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工程训练、分析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专业实验、综合与创新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能源化工设计等。

(6)综合素质能力提高途径

以基础理论学习为基础,通过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课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辅助多种科研实践活动(挑战杯、互联网+Chem-E-Car等)实现知识、素质和能力的提高。通过其他基础理论课程和各类选修课及院校活动(轻化名师讲堂等)达到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5.师资队伍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拥有一支由国家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教育部高层次青年人才为学科带头人、富有创新精神的中青年教师为中坚力量的雄厚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2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8人,讲师8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具有海(境)外留学经历的教师占比86.7%,基本形成了以高层次人才为学科带头人,博士为骨干的学科梯队。近5年来,专任教师累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0余项,省、市级科研项目20余项,企业横向项目1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申请专利100余项。

6.教学条件

本专业具有良好的教学设施与科研平台,可依托国家级本科工程教育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室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植物资源生物炼制重点实验室广州市清洁交通能源化学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科学平台及企业合作建立的高水平技术研发中心展开学术研究及学生培养。

专业基础和专业实验在轻工化工学院实验中心完成,该中心位于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工学四号馆,学院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超1.5亿元,教学和科研实验室面积1.2万平方米,具备激光紫外拉曼光谱仪、液质联用仪、核磁共振波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大型仪器设备和各类教学仪器设备约1000台套,满足专业基础实验每组学生数不超过2人,工艺类实验每组学生数4人每组的要求,可开设电化学、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氢能和生物质能实验等,实验项目与内容覆盖了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

7.毕业生的就业及职业发展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本专业培养紧跟国家对推动能源消费、能源供给、能源技术和能源体制革命做出的重要部署,以及科技发展前沿和产业发展动态,就业覆盖的产业非常广泛,毕业生可以在电化学储能行业生物质能与氢能行业新能源材料的设计与研发等行业从事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另外,本专业毕业生还可以选择保送本校或前往国内外知名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上一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下一篇: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