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动态 > 正文

“天黑请闭眼!”|第十三期师生座谈会圆满举办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5-16   浏览:

进一步推进学生社区育人工作,加强学生宿舍晚熄灯和社区劳动教育,营造更加有序和谐的校园环境4月29号下午我院鸿鹄学生会社区育人空间开展第十三期“轻语于心,话出共鸣”师生座谈会,本期师生座谈会主题为早睡新潮流,劳动趣成长。学院22级、23级、24级辅导员与各年级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就晚熄灯和社区劳动教育活动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座谈会由学生会秘书长徐丹宁主持。

座谈会伊始,社区育人骨干导师林依慧老师和大家聊起宿舍熄灯制度的初衷这项制度不仅是守护大家的“美容觉”和课堂专注力的法宝,更是化解宿舍隐形矛盾的小妙招。根据前期开展的宿舍熄灯管理问卷调查显示多数同学认为制度已取得初步成效,但长期效果仍需持续观察因此也表示希望在座谈会上倾听更多同学的心声,采纳合理的建议,不断优化熄灯制度细则,推进制度科学化,人性化

随着座谈会气氛热烈,“预言家”现身,揭晓密报!一位学生代表发现学生群体对于熄灯制度的落实普遍分为三个“派别”,现场同学纷纷“自爆”:自称“养生派”的同学表明自己的“好人身份”,高举健康大旗称“终于能戒掉报复性熬夜”,宿舍关系确实更加和谐;“夜猫派”学生晒出课程作业时间表,自备小台灯的他们认为熄灯与否并不影响“夜生活”;而“吐槽派”则对制度持有保留意见,更倾向弹性作息。

当一位班长因班级无法达到100%熄灯而头疼不已时,老师们纷纷提出建议,可以由各班级7位班委召开班委会统一思想,率先带头落实制度,再由每位班委负责3-5个宿舍进行提醒,充当“调解员”,遇到“顽固狼人”则交由辅导员进行沟通。

讨论环节精彩纷呈,“茶话会”秒变“辩论赛”!一方代表提议下届新生通过入学问卷调查作息习惯,以此作为分配宿舍的依据;反对方表明新生在陌生环境下可能存在“印象管理”心理,导致问卷数据失真,反而为日后宿舍矛盾埋下隐患。一方代表再次提出“一舍一策”的弹性熄灯方案,建议各宿舍自主申报熄灯时间;反对方提出该方案将导致熄灯制度形同虚设,并且由于宿舍成员个体作息差异显著,宿舍内部协商确定熄灯时间不仅难以达成共识,反而可能激化内部矛盾,与熄灯制度的初衷背道而驰。

正当同学们畅所欲言,却发现有一位“普通同学”的身份不简单!来自22级化创的赵福毓同学以学校社区管理中心助管的身份默默收集着大家的意见。他表示,学校虽实行定时熄灯管理,但是并未禁止使用小灯,他自己也成为了这项制度的受益者;而针对部分宿舍反映熄灯提示哨声音量过小的问题,他化身助管作出回应,社区中心的老师们已关注到相关情况,目前正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力求在确保所有宿舍都能清晰听到提示音的同时,避免对低楼层宿舍造成噪音干扰。

最后,针对学校近期推行的劳动教育,老师们表示学院旨在通过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同时会给予相应的劳动时长作为同学们的“动力引擎”,呼吁大家以劳动实践充实校园生活,在劳动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

此次座谈会旨在倾听学生心声,促进学院宿舍熄灯制度优化升级,推动劳动教育实践落地见效。未来,鸿鹄学生会将持续深入学生社区,搭建师生对话平台,通过常态化沟通平台确保学生诉求得到有效反馈,切实提升校园管理服务水平,助力构建劳育融合的和谐校园环境让每个学子的心声都“掷地有声”!

让劳动的身影替代虚拟的竞技,让清晨的闹铃化作健康的节拍,轻轻拍亮暖黄的小夜灯,让温暖的光晕照亮和谐的宿舍……

(图/罗子豪 /何其隽 林幸蓉 徐丹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