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3日,“箫笛声扬,汉侗交辉”贵州实践队正式启程,第一站便来到了玉屏县铁家溪村开展实践活动,铁家溪村侗族传统文化十分浓厚,保留了大量的侗族传统习俗,对队伍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有了很大的帮助。
我们于早晨8:00出发并前往当地多数民俗活动的举办场地--禾梨坳歌场,当天也正是侗族人民斗画眉的时间,初来乍到的我们也有幸参观了整个过程,期间,我们还向前来赴会的对侗族文化有深厚了解的人士进行采访,完善走访调研所需的资料。
下午,在村子里进行了短暂的休整后,实践队伍的主要活动项目--调研活动工作也正式开展起来,队员们沿村落就当地各户的村民进行探访以及调查问卷的派发填写,整个过程都比较顺利,队伍随后也准时返回住处。
7月14日,实践队伍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对玉屏箫笛的探访上,玉屏被称为箫笛之乡,玉屏箫笛是“贵州三宝”之一,与此同时,玉屏也是驰名中外的箫笛产地,因此,对玉屏箫笛的认知也深深地影响着队伍后期的实践成果。
上午8:00,实践队全队前往当地知名箫笛博物馆(前身为印山书院)进行参观,博物馆记录了箫笛详细的发展历程,除了让我们对箫笛的历史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外,还了解到箫笛文化的发展现状也存在缺陷,随着时代发展,这种文化总是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冲击以及因箫笛制作工艺复杂、繁琐,箫笛制作技能传承人也越来越少。这让实践队员们认识到保护箫笛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更希望通过本次调研活动,能够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在结束对箫笛博物馆的参观后,当天下午,我们还拜访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传承人——刘泽松老先生,刘爷爷是仅有的两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玉屏箫笛制作技能传承人之一。刘爷爷有着五十年的萧笛制作经验,在和刘爷爷聊天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刘爷爷能站在不同于常人的角度向我们讲解箫笛的制作技艺,还跟我们提了很多有关箫笛的宝贵建议。讲解过后刘爷爷带着我们临近参观了箫笛制作的过程。经过这次实践,我们始终相信玉屏箫笛会变得越来越好。
7月15号早上9:00,为了更好地了解侗族传统文化的流失、传承和发展现状,实践队伍集队前往玉屏广播电视台新闻会议中心会议室并开展“广东工业大学轻化化工学院赴玉屏侗族自治县”座谈会。会议邀请了玉屏县电视台副总主编王永刚先生,玉屏县作家协会主席黄国奉先生,玉屏县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玉屏县书法协会副主席郑石先生,侗学会代表吴丛松老先生。
会议上,队员们以侗族传统文化的流失、传承和发展为主线,有针对性的向四位专家进行提问,并希望借此次机会能获得更多有助于实践成果的资料以及建议。而面对不同的提问,四位专家也有序地为我们讲解了侗族的历史过程和侗族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并指出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必须先经历融合的过程,并使之适应社会的需求,将侗族传统文化融入生活中才能更好地传承。
(左一:王永刚先生 左二:吴丛松先生 左三:郑石先生 左四:黄国奉先生)
下午,实践队伍在前期做好踩点的情况下,开始进行对侗族传统建筑文化的探寻,主要参观了当地特色侗族传统建筑——钟鼓楼和风雨桥。据了解,目前玉屏侗族自治县尚有七八十座大大小小的钟鼓楼,钟鼓楼在侗族历史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无论是防卫和瞭望都可以看出它对于侗族人民而言所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而在参观钟鼓楼的过程中有幸与一个老人聊天,老人家也很热情为我们分享了以前钟鼓楼与如今的区别与其带来的不同感受。
实践队的另一个目的地风雨桥为县里最大的风雨桥,因桥上建有廊和亭,既可行人,又可避风雨,故称风雨桥。值得一提的是,这座风雨桥并不是以前保存下来的,这也是令队员们惋惜的一个地方;而风雨桥的其中一种桥--飞凤桥则坐落在郊区,周围环境都保护得很好,桥上存在着很多字画,比前者要更具韵味。
经过这几天的实践活动,我们掌握了大量有关侗族传统文化的资料,有很多都是通过走访获得的口述资料。期间,我们目标明确,分工合理,使得我们的活动一直都进展得很顺利,希望能够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不忘初心,继续前行”。